寒露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寒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露 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的10月8日9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的往南飞,时而排成个一字,时而排成个人字,成为天空中最有代表性的秋天的符号。 ▲二侯雀入大水为蛤 进入深秋,寒气逼人,雀鸟们都因为冷而躲藏起来,海边会出现很多的蛤蜊。古时候人们认为贝类蛤蜊的条纹和鸟雀很像,认为蛤蜊是鸟雀变的。 ▲三侯菊有黄华 寒露尽了,漫山遍野的菊花一夜之间凌寒怒放。 寒露习俗 秋钓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赏花,钓鱼,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登高 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观红叶 寒露,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正是这个季节的美景。 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喝寒露茶 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 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 吃芝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寒露养生 寒露到来,天气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 所谓“春捂秋冻”,春天的“捂”以不出汗为前提,秋天的“冻,要以不着凉为前提。寒露,午热夜凉,冷热交替,早晚宜添衣,预防伤风感冒。 寒 露 秋寒露重 请自添衣 饮食养生 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 寒露诗词 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木芙蓉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天寒露重之时,最显人心的温柔。秋风再紧,父母的关怀也不会迟到:天凉了,记得加衣裳! 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归家的人,都有一袭披肩抵薄凉,一声关切暖心房。 END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周凡 终审|齐陈蕴 大学生媒体中心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sj/2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协蜜唐活动,微爱先行
- 下一篇文章: 什么宗教心灵殿堂啊,艺术圈这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