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毒蛇咬伤,中医大有可为
毒蛇咬伤是由具有毒牙的毒蛇咬破人体皮肤,继而毒液侵入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的一类急症。毒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节,毒蛇咬伤后,若及时急救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中毒症状。我院急诊科有数十年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每年接诊毒蛇咬伤患者余例,已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完整体系。其中,中医药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疗效,分享如下: 刺血拔罐,消肿排毒 常规消毒后,在趾蹼间(八风穴)或指蹼间(八邪穴)针刺,在手背、脚背肿胀处点刺出血后以火罐拔出毒血。具体方法: 针刺法:在患肢肿胀明显处,用7号或9号注射器针头在毒蛇咬伤伤口附近或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针刺1处~3处,深度3mm~5mm,予以点刺放血,减轻肿胀。 拔罐法:在针刺处拔火罐,引流出少许液体,一般吸出“黄水”(蛇毒与组织液混合物)50ml~ml,排出毒素,减轻患者肿痛。 现代医学认为,蛇毒所致肌肉组织损伤、细胞水肿破坏是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致腔室综合征,甚至影响局部动脉血供。我们应用刺血拔罐疗法处理局部肿胀后,未再发生腔室综合征导致截肢现象,肾功能损害也明显减少。 蛇伤冲剂,随证加减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治疗毒蛇咬伤时,清热解毒、通利二便的重要性。基于此,我院自拟蛇伤冲剂(主要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龙胆草、黄芩、连翘、生地、泽泻、木通、生大黄、甘草等组成)作为基础方,治疗毒蛇咬伤。 根据毒蛇咬伤的毒理及病理和症状,我们把毒蛇咬伤分为风毒型、火毒型、风火毒型、蛇毒内陷型4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风毒型:使用活血驱风解毒汤加减以活血通络、祛风解毒,主要药物有当归、川芎、红花、威灵仙、白芷、防风、僵蚕、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地丁等。火毒型:一般直接使用蛇伤冲剂,热重者加水牛角清热凉血,伴有血尿者加小蓟、藕节凉血止血。风火毒型:综合风毒型和火毒型用药,酌情加减。蛇毒内陷型:属于危重症,单纯使用中药难以奏效,待病情稳定,可考虑服用蛇伤冲剂合清营汤加减。蛇毒攻心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 中医外治,活血止痛 自制配方,外敷患处:根据多年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我院自制蛇伤粉(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徐长卿、水牛角、重楼、千里光、白芷、车前草、紫草、冰片等组成)。用适量白醋和蜂蜜调成稀糊状,敷于伤口周围及上方肿胀处,约一个硬币厚度,每天1次。蛇伤粉中重用泻火凉血解毒之品,伍以活血生肌药物,契合了毒蛇咬伤所致火毒攻冲,肢体血液瘀滞的病理基础。临床应用后,患肢疼痛减轻,肿胀消退明显。 患肢热痹,膏药外敷:患肢热痹(患肢红肿热痛明显),属于“丹毒”范畴,可以使用院内制剂芙蓉膏(由木芙蓉叶、生天南星、藤黄等组成)外敷。芙蓉膏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每日1次,约一个硬币厚度。同时可以配合口服中成药新癀片(成人每天3次,每次3片~4片),加强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 患肢凉痹,神灯照射:患肢凉痹(咬伤数天后患肢肿胀疼痛明显,皮温不高),用神灯治疗仪照射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文/安徽中医院汪四海) 编辑制作:刘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sj/1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斑美拉容玺系列护肤套简介
- 下一篇文章: 苦杏仁苦杏仁味苦降气止咳仅药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