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荒乡土生态科普基地物候记录大雪
“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冬的开始。上海这几天虽然日日晴好,但早晚的寒冷可真是没有偷懒半分。清晨的路边,草儿们身上挂着的薄霜,就是这个时节寒意料峭的最直接的证明。城荒新基地会是怎样的一番冬日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物候记录:大雪 首先是树木们,面对严冬的到来,它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杨树:快快乐乐秃头 有的已经变成光棍,光秃秃的枝桠间跳跃着各种各样的鸟儿们,无处遁形的它们吸引来各路观鸟大侠们。有的依然在为大自然的生灵们做着最后的奉献。香樟、女贞、乌桕、苦楝,火棘们,毫不吝啬地挂出各色果实,这些可都是鸟儿们过冬的口粮啊! ▲无患子黄得轰轰烈烈 有的却开始了冬日里最后的狂欢,无患子、银杏、水杉把绚丽的色彩怒放到极致,仿佛在对全世界大声宣告:“这一年我又灿烂过,又精彩过”。有的则发挥出土著居民的超强适应能力,从立冬节气就开始半黄不黄,到了大雪节气还是半黄不黄。请问,构树同学,你们是不是要撑完这个冬天才落叶? ▲木芙蓉已满树果实 其中叫人惊叹的是木芙蓉,立冬节气还妆容正盛的它,在一个月后的大雪节气已经结出了枣大的果实,很期待它们不久后裂开嘴时的样子。 ▲两种昆虫留下的不同食痕 (看食物残渣就知道你是啥样的虫了!) ▲隐藏在木芙蓉叶片中的一窝小蜘蛛 ▲异色瓢虫 ▲某种蜂类 在一些仅存的树叶上我们还发现了很多昆虫的踪迹。比如构树叶上,有以鞘翅颜色斑纹千变万化而著称的“换装界大佬”异色瓢虫。但大家可不要误会了,叶片上那些形状各异的坑洞绝不是它们的杰作,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一样是专食蚜虫、蚧壳虫的肉食性昆虫,人家可不吃素呢~ ▲植物茎干上的蚜虫大军… ▲豪华巨轮眼子菜上的蚜虫少了很多 而它们的食物——蚜虫,可谓是新基地里的常客,随处可见。尽管数量庞大的蚜虫可能会让不少人起鸡皮疙瘩,但是它们供养着瓢虫、食蚜蝇等肉食性昆虫,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次我们在构树的树干上就发现了它们的身影,相比这些蚜虫的滋润,小雪物候记录中我们提到的眼子菜上的一船蚜虫可不好过,随着气温走低,眼子菜叶片开始陆续腐烂,美味的巨轮说翻就翻,船上的蚜虫也少了不少,过段时间大概就销声匿迹了。 ▲一年蓬:我不怕冷我不怕冷我我我冻死啦相对于树木们直面寒冷的刚毅,小草们则显得格外柔弱无助。在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的使命后,禾本科和菊科两大家族,绝大部分都已经枯黄,连种子也零零星星,只有生长落后的菊科小黄花还在寒风中苦苦支撑。 ▲白车轴草:我也不怕冷!但小草之中也有一些令人惊喜的存在,石蒜、二月兰、茴香、翅果菊、刺果毛茛、猪殃殃、泽漆、婆婆纳、野胡萝卜等竟然全都以最嫩绿的茎叶对抗着冬日的寒霜,尽显生命的顽强不屈。 ▲枯死的水蕨 ▲南国田字草也快不行了▲变红的槐叶萍池塘边的景象又是如何呢?冬日的池塘略显清冷,水蕨已经枯萎发黑,一旁的菖蒲和灯芯草仍然身姿挺拔,好似站岗的哨兵,守卫着这一方水土。浮水植物中,田字萍、浮萍都有着枯萎的迹象,槐叶萍也由绿转红,像被冻红了的脸颊。可能是天凉了,浅水处大量的石田螺都紧紧闭着厣盖没有露头,水中青鳉则没受什么影响,还是瞪着大眼睛神气十足,真希望它们能顺利度过冬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gn/3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本草学堂全国道地药材品种分布,看看
- 下一篇文章: 全世界的萝卜都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