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道地药材
何谓“道地”? 亦“地道”,指各地特产,后为货真价实、只有可靠的代名词。故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指药材质优效佳,为古代药物标准化概念,也是中医临床所公认的。 历代本草经典是这样描述的: 《神农本草经》: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本草经集注》: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新修本草》:离其土,则质同而效异; 《本草纲目》:性从地变,质与物迁。 以上都表明了,产地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 常用的道地药材 “川药”:凡中药名前冠于“川”字的,多指以四川为主产,包括云南、贵州等地所产之部分药物。因为四川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历史上所产之药物,正如四十年前一位药界知名人士所述:“三千有种,八百无苗,天空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泥石里埋的,何处不产药?”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疗效也很高,故在药名前冠以“川”字,以示区别。 代表药材:川乌、川牛膝、川大黄、银杏、干姜、金钱草、川厚朴、佛手、川木香、天麻、石菖蒲、川白芍、丹参、莪术、羌活、川贝母、甘松、五倍子、川黄柏、川独活、通草、川麦冬、羌活鱼、川白芷、川木通、川泽泻、乌梅、川花椒、麝香、川芎、川陈皮、巴豆、川郁金、百及、川楝子、半夏、附子、青蒿、川枳壳、杜仲、桃仁、川续断、姜黄、党参、使君子、黄连、银耳、补骨脂、蜀漆、冬虫夏草。 “南药”:是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包括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 代表药材:江枳壳、建泽泻、朱砂、石斛、雄黄、南沙参、栀子、白前等。在众多的常用南药中,槟榔、益智、砂仁、巴戟被称为四大南药。其中,砂仁是阳春的特产,因此又称春砂仁,益智则以阳东县大八镇的最为著名。 “云药”:就是指云南的地道药材。云南中药材的生产得天独厚,药材品质闻名杏林,药材的种类难以尽数。 代表药材:三七是名贵的中药材,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誉之为“金不换”,清《本草纲目拾遗》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还有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 “贵药”:主产地为贵州。 代表药材: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贝子、朱砂。 “怀药”:产在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最为珍贵,故被称为怀药。 代表药材: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称为“四大怀药”,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 “浙药”:是指浙江地区的道地药材。 代表药材:“浙八味”是指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菊、杭白勺、杭麦冬这八味中药材,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 “关药”:指山海关以北或指"关外"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 代表药材: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 “北药”:山西省、河北省等华北地区产的药材才叫北药。 代表药材: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赭石。 “华南药”:是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赣、皖、闽等)。 代表药材: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艾叶、薄荷、龟甲、鳖甲、蟾酥、蜈蚣、石膏、蕲蛇、泽泻、莲子、玉竹。 “西北药”:是指西安以西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古西部)。 代表药材:大黄、当归、秦艽、秦皮、姜活、枸杞、银柴胡、党参、紫草、阿魏。 “藏药”: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代表药材:“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 今日小寒, 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 听说全国很所地方都下雪了, 你们那里下雪了吗? 各位小仙们在玩雪、赏雪时的时候, 一定注意保暖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gn/1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要生气,要争气
- 下一篇文章: 重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三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