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Monday

草木归根白露零

寒蛬欲蛰动酸吟

01

节气由来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白露节气。今年,白露将于9月7日12时51分02秒来临。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阴气渐重,露凝为白,故名白露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代表着暑热的结束,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此时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因此白露也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02

节气特点

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谚语“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

节令至此,正当仲秋季节,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古诗云:“日照窗前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

03

节气农事

农业上,经过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之后,人们迎来了瓜果飘香、作物成熟的收获季节。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大豆、谷子、水稻和高粱,西北、华北地区的玉米、白薯等大秋作物正在成熟,棉花产区也进入了全面的分批采摘阶段。

“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等农谚都是对白露时节“三秋”大忙的真实写照。此外,从白露开始,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华北冬小麦的播种也即将开始。

04

节气养生

在温州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于白露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

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老南京人则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同时,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在福州,也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此外,也有一些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

白露节气吃什么食物好

???1、梨:清心降火解秋燥

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2、大枣:宁心安神抗过敏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3、菊花:祛燥润喉防感冒

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4、红薯:预防癌症助排毒

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5、核桃:温肺定喘又补脑

核桃是补脑的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6、板栗:补脾健胃养元气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以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秋季节,每天吃几颗栗子,有利于补养元气,强壮肾精。

7、百合:养阴润肺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广告/业务联系

温岭日报记者陈远笛

温岭日报记者徐伟杰

部分图片来自摄图网

—编辑容菡—

举报电话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xz/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