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说
解决人类与自然矛盾的钥匙 转自: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为什么层次交错、千姿百态的热带雨林,屹立了几百万年依然生机勃勃? 为什么人类精耕细作、单一种植的人工林地,不几年便会土壤贫瘠、虫害频频? 大自然自身化解矛盾的秘诀何在? 。。。。。。 这样的问题,一直萦绕在蔡老的脑海中,他也时常和我们提起。直到50年代末,他与吴征镒、曲仲湘教授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三人一拍即合。“你看我们研究的这个龙山林,植物群落结构多丰富啊,有乔木、灌木、草本,还有藤本植物缠绕其间,除此之外,乔木上还有很多附生和寄生的植物!” “是啊,哪像那些橡胶林,太单一了,一旦感染虫害,整片林子很快就完了!” “要不我们也建一个‘人造龙山’?模拟热带雨林的多层多种结构,把热带地区最有价值的三叶橡胶树、咖啡、可可、砂仁、茶叶……根据它们的生长习性,分层分种种植在一起,建造出一个植物人工群落。” “好啊,好个“人造龙山”!” “这可是一个开创性的研究课题!”…… 上图为胶茶人工群落阶段成果鉴定会 不久,蔡老把一份中国科学院关于《多层多种人工植物群落研究》课题的批准文件,亲手交给了我,我打开一看,文件上写着:人工群落研究课题,属于中国科学院的院管重大研究课题,由吴征镒、曲仲湘、冯耀宗三人负责主持。看完后,我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立誓要把这项研究认真做下去,绝不负蔡老的重望! 一开始,我们在葫芦岛上开辟出多亩实验基地,以橡胶、茶叶、咖啡、可可、萝芙木、千年健、金鸡纳树、砂仁等许多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植物为主,组成不同层次的配置,进行各种不同的试验: 哪种或哪几种植物配置是最符合大自然规律的? 哪种组合既能保证高效稳产又能克服自然灾害? 如何组合能最优发挥植物自身的耕作、施肥、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效能?…… 通过反复的实验和实践,人工群落的研究逐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胶茶群落已在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被生产部门称为“建立稳定性生产基地的一项战略措施”,并先后获得了多个奖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际瑞士“雄才大略奖”等。 欢迎长按扫描甲氧补骨脂素 xywy白癜风怎么得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xz/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四大医药之一傣药你知道多少
- 下一篇文章: 早上喝一杯清肠排毒,晚上喝一杯助睡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