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榜样尹加笔植物和动物同样需要救护
收容救治动物、拯救濒危植物,尹加笔工作以来就干了“两件事”。 尹加笔现为云南省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主任,工作28年,始终坚守在林业技术攻关第一线。他带领团队先后实施了德宏州澳洲坚果良种快繁技术推广、野生动物救护、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等30多个技术攻关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省、州科学技术奖励20多项,先后被评为德宏州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德宏州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德宏州地处伊洛瓦底江流域,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在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蜂猴、猕猴、白眉长臂猿、黑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不难见到,这些都是尹加笔带领团队收容救护的。年以来,尹加笔累计组织收容救护包括亚洲象、马来熊、蜂猴等野生动物批次、11.37万头(条)。 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与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同在一个园内。年,尹加笔接到组建中心苗圃的任务,经过多年努力,苗圃从无到有,目前已是面积亩、年产万株苗木的现代化苗圃,主要负责对极小种群及濒危野生植物进行拯救性保护。被称为“植物大熊猫”的滇藏榄就是中心苗圃拯救繁育的珍稀濒危植物之一。 滇藏榄仅天然分布于德宏,数量稀少,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年,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开始尝试人工繁育。 尹加笔团队采集种子的两株滇藏榄均生长在河谷附近的峭壁上,两棵树之间相隔几百米。为获得一个监测数据,尹加笔和成员们要带着安全带和绳索,爬上30多米高的树上观测,常在野外一待一整天。“滇藏榄生长30-50年才开始结果,结果周期也不固定,要想获得种子十分困难。”尹加笔说。 经过3年多的观测研究,往返50多趟,尹加笔终于等到了滇藏榄结果,“前几年,这两株滇藏榄一整年都不结果,我们只能不间断地去考察。在发现有结果的迹象后,观测频率由每月一次缩短到每周一次,生怕错过它的结果期。” 年1月和4月,2株滇藏榄分别结出了果实,尹加笔团队成功收集了1多颗滇藏榄种子。带着这些希望的种子,尹加笔一行回到苗圃,开始育苗研究试验。短短几个月,就培育出了多株幼苗。 除了滇藏榄,尹加笔还带领团队成功繁育了萼翅藤、滇桐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多株,并回归造林50多亩,为濒危植物基因保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贡献。 尹加笔不仅在林业技术攻关方面取得许多成果,还注重科研与林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油茶、澳洲坚果、滇皂荚是德宏州重点发展的经济林产业。为解决油茶、澳洲坚果、滇皂荚育苗周期长、嫁接成活率低等问题,尹加笔带领科技人员先后开展了芽砧嫁接试验,将尚未木质化的砧木与良种穗条嫁接,攻克了澳洲坚果、油茶、滇皂荚芽砧嫁接难题。同时,完成了油茶良种选育、澳洲坚果采穗圃建设等项目,选育出德林油3号、梁河1号滇皂荚等9个林木良种,推广西南桦、油茶、滇皂荚、澳洲坚果良种育苗1.3亿株,推广造林多万亩。 尹加笔常说:“科技兴林重在推广,要发挥基层林业科技队伍的引领和人才培养作用。”为此,年以来,他先后30多次到育苗基地、良种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54期,培训林农多人次,建立了20人组成的滇皂荚良种技术创新团队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并参与制定了《西南桦栽培技术规程》《普通油茶栽培技术规程》《云南萝芙木栽培技术规程》《普通油茶品种特性记载规范》4部云南省地方标准,有力地推进了德宏造林标准化进程。 年,尹加笔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刘倩玮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xz/1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游山玩水行摄普者黑,建水,普洱,版
- 下一篇文章: 木芙蓉广场舞原创仪叶幸司韶呼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