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古代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的由来已久,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交易活动。早在上古时期就有神农氏炎帝“日中为市”之说,炎帝划出一块专门用于置换富余物品的土地,并规定人们在太阳升至头顶的时候开始交易。古代处决犯人也一般选在街头、闹市区。《唐六典·刑部》中规定,“凡决大辟罪皆于市”,在人流量极大的菜市场行刑有警示作用。北京有条歇后语,叫“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鹤年堂药店在清代京城有名的刑场菜市口。这些都是古代农贸市场的雏形。

清明上河图

近代农贸市场的雏形

农村城市化给了农村人口跳出“农门”的机会,大部分人都迫切希望脱离农民身份,想要发家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于是城市中大量涌入的低学历人口成为了马路市场的主力军,年轻力壮的男性多从事体力活儿而投身城市建设当中,年长的男性以及女性则很多选择倒卖蔬菜做起小本生意。城市人口激增,消费层次随之增多,也是促进马路市场形成的原因之一。街边小巷,马路市场和早市成为日常百姓一日三餐的主要来源。

马路市场

农贸市场1.0时代

马路市场虽然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但是环境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游摊小贩随意摆摊设点,汽车尾气更是混合地面灰尘随风笼罩着整个菜市场,一座城里多少万人就是吃这样的食品长大的。

第一,于消费者而言,购物环境简陋,晴天被暴晒、雨天被淋透,而且一旦食品有任何问题难以追责。

第二,于经营户而言,天气问题严重影响着销量,露天环境下储存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且摊位不固定,收入得不到保证。

第三,于城市而言,马路市场难以管理,食品安全无法保障,缺斤少两、市霸街霸等现象频发,不利于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很多政府盖起了钢棚市场,让市场的“场”真正进入到室内。

简易钢棚市场

农贸市场2.0时代

整治农贸市场,不仅要治理农贸市场的外环境,还要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市容管理的长效治理。钢棚室内市场使市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边缘不断扩大,曾经的城乡结合处变成了城区,钢棚市场暴露出很多问题。多位于市中心的单层钢棚市场,土地利用率低、停车疏散交通不便的特点严重制约了传统钢棚市场和市中心传统老市场的发展。新型的室内市场成为政府的改造重点,要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必须达标,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市场内的食品安全和公平交易进行监督。目前,沿海等发达地区已基本完成了农贸市场2.0全覆盖。

室内市场

农贸市场3.0时代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农贸市场建设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农贸市场进入无现金、去纸张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智慧农贸市场成为农贸市场建设的主旋律。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在实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xz/1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