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取町/くまとりちょう,位于大阪府西南部,人口不多,只有4万左右,即便如此,在少子化的日本,熊取也算是当地人口最多的一个町。

熊取町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连环凶案,70天内六名青少年、一名公务员接连被害,他们死得不明不白,至今没破案!

这七名受害者里,最大的是那名公务员25岁,最小的只有17岁。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案情,暂且用字母代表他们,细节中充满离奇惊悚。

一号受害者:同学A,17岁,死亡日期:年4月29日。

他因为服用违禁药物过量,导致意识不清,然后一头扎进游泳池,再也没有上来。

二号受害者:B是A的同学,也是17岁,死亡日期:年5月29日

在A去世一个月后,B在家中暴毙,死亡原因是服用违禁药物过量导致了急性心脏病。

三号受害者:C是A和B的学长,17岁,死亡日期:年6月4日

在没有任何动机和征兆的情况下,C学长自杀身亡,不过,他自杀前,跟朋友说过,自己曾经被一辆白色汽车追逐。

四号受害者:D是C的朋友,18岁,死亡日期:年6月10日

作为朋友,D参加了C的葬礼。在葬礼上,D信誓旦旦地说,“要连C的生活一起过下去”,但不久之后,D在惠林寺储藏室上吊自杀。

和C一样,在出事前,D也曾经说过,自己被一辆疑似卡罗拉的汽车追逐。

又是汽车,也是自杀,而真正的恐怖还在后面。

五号受害者:E也是C的朋友,18岁,死亡日期:年6月17日

E本打算参加C的葬礼,但他临时有事没赶上。没想到在D自杀几天后,E和D一样,上吊自杀!

而且,E的死状非常离奇,他双手被绑住吊死在卧室里。警察勘查现场后表示,E有可能自己绑住双手上吊,所以,将案件定为自杀。

就在E自杀前两天,C的母亲曾经打电话问他,儿子死前提到过被白车追,是不是有这回事儿。E当时回答非常肯定,并且表示,白车追逐C时,他就在现场。

六号受害者:F是公务员,25岁,死亡日期:年6月25日

F是整件事情中,年龄最大的,他和前五名死者没有直接关系。

F用自己的粉红色衬衫打结,吊死在熊取町郊区森林里,但树的高度非他所能及,按常理来说,F是无法把自己吊上去的。

七号受害者:女大生G,19岁,死亡日期:年7月2日

警察在马路边找到了G,她胸口部位有伤,流血不止,颈部也有几处刀伤,一把沾满血的水果刀,扔在离她不远的位置。

G同样和和前五名死者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她和六号受害者F,都是田径运动爱好者,同时,G和F都表示自己曾被车追,不过,他们遇到的是一辆黑色汽车。

这七起死亡案件,每一件单独看,貌似没有离奇之处,但是,联系起来就显得非常诡异。

熊取町人口少,却在70天内连发七起命案,案发地点集中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这已超出寻常连环凶案的范畴,而且,这七位受害者,都没有明显自杀倾向,也没有留下遗言。

特别是五号受害者,他双手绑在身后上吊,六号受害者,吊死在不合常理的高度,这些异常死状无法解释,而追逐受害者的白车/黑车,在第七个受害者出现后,再也没有一丝线索。

时至今日,熊取町七人连环凶案,不但没有破案,而且案中许多疑点,也没有揭开谜底。当时有媒体开脑洞,以七人参与神秘献祭仪式为题,进行了报道,甚至还有人说,熊取町郊外森林中,藏有某种超自然力量。

将近30年过去,我们再审视这件迷案就会发现,这七名受害者的情况,很像网络上的“死亡游戏”,只是熊取町连环命案属于早期“先验版本”,从第一个到第七个受害者,不是通过网络联系,而是以现实“朋友圈”产生关联。

他们以“做任务”、“做挑战”的形式参与其中,而另有其人在暗中操控,诱导15-20岁的年轻人自残、自杀,负责监督执行的,正是追逐受害者的白车或者黑车。

无论这个猜想是否属实,但是,对于90年代熊取町,或者现在网络世界,现实与网络都是一种渠道,而危险来自四面八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cz/1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