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日,北方一些城市里天地白茫茫似飞雪,却是一年一度杨柳絮惹人恼,那无孔不入的飞絮搅扰得行人双眼难睁、呼吸不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安抚市民说,他们一刻也没闲着,今年将综合治理40万株杨柳雌株,劝大家不要着急,预计到年,全市杨柳飞絮将明显改善,实现有絮不成灾。

春天草要发芽、树会开花,飞絮扰人不能怪怨树,只能说是种树的人没有远见。为做好城市绿化工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北方城市曾经大规模种植杨柳树。“无心插柳柳成荫”,正因为柳树、杨树容易成活,不用太费劲去灌溉、栽培,人们便自作聪明,认为可以多快好省地做好环境绿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今我们还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来整治“灾絮”。

杨柳絮成灾。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栽树和培育人才一样,不是一件能随意干成的事。老百姓若是胡乱栽种几棵树,最多在灶台下多几捆柴火;官员要是乱种树木,将使自然紊乱、生态失衡,灾必逮夫身!

四川成都,相传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在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蓉城。这位皇帝在执政后期沉湎酒色、贪图享乐,奢侈无度,连夜壶都镶嵌着珍宝。孟昶一时心血来潮,想把首都打造成遍地花香的“锦官城”,便命令在大街小巷都种植木芙蓉。待秋天木芙蓉盛开,蜀国真是锦绣山河,香气袭人。皇帝又组织后妃宫女们搞园艺博览会、游园会、赏花节……草木岂能成兵,后来兵强马壮的北宋军队兵临城下,这位喜欢种花的皇帝只好俯首称臣,不久便被杀害。

木芙蓉。

隋炀帝时,在京师洛阳建了个植物园,把天下的奇兽异木移来,当时的易州进贡了一些牡丹花。到了唐代,牡丹简直成了国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皇家公园里喜好栽牡丹花,达官贵人就搜罗奇色异种,民间跟着居奇敛财、大肆炒作,以致“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种花能发大财,谁还去种庄稼?到了宋代,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明代,安徽亳州牡丹盛极一时。花不能当饭吃,遇到饥馑,百姓只能饿肚子。百姓食不果腹便生事端,社会也就开始动荡不安……

古今都有乱种树木的官员。年前后,苏荣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为追求“绿色政绩”,强力推行“一大四小”工程,要求江西省各市县主官挂帅“种树领导小组”,从市到县到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有的地方为应付检查,大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有的竟然直接在水泥、沥青渣、砾石砖瓦上种树。有的地方在八九月份、夜晚还在抢栽树苗,使植树变成了不分季节和白天黑夜的运动。

如果秋天到重庆,从机场高速路进入市区、或主要街道两边,总会看到叶子枯黄、凋零的银杏树,与其四周终年常青的树木比对,显得格格不入。这些遍布重庆大街小巷的银杏树,是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大搞“换树运动”时种植的。银杏树长得慢,民间称为“公孙树”,意思是说爷爷种的树到孙子辈才有果子吃。移栽重庆的银杏树多从千里之外的山东买来。据说每棵银杏树的成本(树价、运输、栽种)达几万元人民币。

上面这两位乱种树木违反天理,破坏了风水,如今都身陷囹圄。

明朝人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载,陕西富平人孙丕扬任吏部尚书时,大小官吏向他请教做官的绝窍,孙曰:“做官无大难事,只莫作怪。”做官莫作怪,作怪别做官。违背自然规律而乱种树木,就是作怪。

许鹏

想有一片森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gn/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