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增广贤文,再看古人智慧
白癜风专家崔永玲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一、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宁可用正当的方式去争取,也不能用歪门邪道去谋求。 教人要走正道,做正事,不可走邪路,做坏事。用正当途径去获取,虽然很慢,甚至获得会很少,但这样获取合理合法。用不当的方式获取,会很快,也许还很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还会遭到惩罚。 周文王见姜子牙在渭水河畔用直钩钓鱼,十分不解,问他为何这样做。姜子牙回答:“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麟设,只钓王与侯。”姜子牙表明了自己的品格与志向,赢得了周文王的青睐。 二、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水还会有澄清的一天,人怎么会没有行好运的时候呢。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每个人都会有时来运转的那一天。黄河水从上游携泥沙九曲十八弯向东入海,想让黄河水由混浊便清澈绝非易事,但是总有变清的时候。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好运总将到来。 三、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十年寒窗苦读没有人问候,一旦榜上有名,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激励人们勤学苦读,以求功名。古人读书大都是为了考取功名,可以扬名天下,光宗耀祖。寒窗苦读虽然辛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代的读书人不惜数十年寒窗苦读,把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无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书,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他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当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四、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说我好话的人是害我的人,讲我缺点的人是我的老师。 从自我修养的角度讲了与人相处如何才能取得进步。对批评自己的人持一种赞赏的态度,别人只有敢于指出自己的缺点,才能是自己更好地进步。对于他人“道吾好”和“道吾恶”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真心说好的,也有一种捧杀的,就是过分夸奖的,诗人骄傲自满甚至失败。类似的还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值得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身上的长处加以学习,看到他们身上的不足就要引以为戒,加以改正。 告诉我们善于随时随地选择可以学习的人和事。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很重要。良好的态度就是虚心向他人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吸收优点、改正不足。 在《论语·子张》中,卫公孙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认为孔子无所不学,学无常师,关键是要善于学习,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六、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一句伤害别人的话,就像用锋利的刀割人一样厉害。 人说话要谨慎,不可恶语伤害他人。利刃伤害的是人的身体,恶语伤害的是人心。刀伤几个月就可以好,心伤可能终身难忘。“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也是这个道理。 记得有个小故事,一个小朋友跟父亲吐槽,说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爸爸把他带到了一个篱笆面前,对他说,下次你要是在班里做了不好的事,你就在这个板子上钉一颗钉子。很快,板子上的钉子都钉满了,然后父亲又对他说,从今以后,你在班里做了件好事,你就取下一枚钉子,结果等到钉子都取干净了,孩子又对父亲说,我已经做了这么多好事了,为什么同学们还不喜欢自己呢?爸爸指着板子上的孔说到,钉子虽然取掉了,但是木板上却永远留下了伤痕。几乎所有的事情,只要做了,就一定有痕迹留下,不可能像没有发生的时候一样了。 七、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叩击石头就会产生火花,不去叩击连烟都不会产生。学习才会明白道理,不学习有道理也不明白。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能够掌握知识,懂得道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逐渐积累,才能明白各种道理,更好地立身于世。如果不学习就不明事理,枉来世上走一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gn/11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啊,那我找别人,不,别走,师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