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天新花怒放#因为自作多情的一个吻,诱发连环惨案。这一切究竟是无心的巧合?还是蓄意的谋杀?

老实讲,《天怒》是一部不易看清、看透彻的悬疑、伦理题材。其最终结局是开放的:作家和女子亲人的悲惨遭遇,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谋杀。电影本身并未给出确定答案,连稍微明显的倾向性都没有。故事中展示的话题其实很多,只是表达尤为含蓄。

整片除了剪辑风格太“飘逸”,或者可以说“刻意”,这个极其不爽之外,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平比较高,毫不赘述。其中最厉害的是剧本,最吸引人的是繁密的情节和巨大的可能性空间。

下文,辞退电影剪辑人员,来重新编排电影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信息。探讨剧透一点故事的推论和引题。

第一部分:起始

距今12年前。两位作家有一位共同的写作助理打字员卢西亚娜——青春靓丽、天真无邪。卢西亚娜家庭温馨和谐,父亲是神父,母亲热衷于做蘑菇派,另有救生员弟弟、护士哥哥和幼年小妹,一家六口其乐融融,直至惨祸连连。

作家加隆申的妻子,曾是国家级芭蕾舞演员,因车祸断送了职业生涯,精神崩溃后勉强维持,处于脆弱的“康复状态”,但加隆申仍深爱妻子和女儿,一家三口甜蜜有爱,直到女儿宝莉5岁。

虽然,他屡次被年轻貌美的卢西亚娜“青春魅力”所吸引,但尚能保持克制。女儿宝莉也与卢西亚娜关系亲密,视同亲姐姐。加隆申信奉基督教典籍所记载的“同等痛苦复仇”原则。加隆申的妻子手腕上的自残伤痕被卢西亚娜看到。卢西亚娜向加隆申讲解了“毒蘑菇于无毒蘑菇的区别仅在于菌托——有菌托的有毒,无菌托的无毒可食。”并告诉过加隆申她妹妹瓦伦蒂娜也非常热爱芭蕾舞。

曾经也是作家的记者瑞伊足够勤奋,但才气不足。一度试图剽窃过加隆申的写作技巧,并因为仰慕过度到妒忌加隆申的写作能力,而公开发文挑衅过。还曾试图让卢西亚娜透露加隆申的写作内容,但被卢西亚娜婉拒。

第二部分:引爆

某天,卢西亚娜在工作时盛赞加隆申的才华,还拿她的另一个雇主瑞伊作为对比,导致加隆申“自我膨胀”,以至于轻易把卢西亚娜向其毫无防备地展露肩部蛇咬伤痕的行为,理解和认定为被“主动引诱”,于是采取了亲密举动“抚摸伤痕和脖颈、顺势去亲吻了卢西亚娜的香唇。”卢西亚娜表示不接受,加隆申表示很意外。卢西亚娜忿忿不平,伤心委屈的离开了加隆申的家,并愤然辞职。加隆申向老婆撒谎,称卢西亚娜是因为学业,而仓促离开。

卢西亚娜的母亲知情后,直接带卢西亚娜去了律所。律师主张“性骚扰诉讼”比“劳动纠纷诉讼”的索赔力度更大。但实际上卢西亚娜对“那一吻”,并没有母亲所想的如此介意,还处于无知少女期的她,因此也没有坚持撤销诉讼。卢西亚娜的母亲对律师算出的赔偿金的规模,表示惊愕。

而就在诉讼过程的空挡期。加隆申口述、卢西亚娜打字的小说一经出版便获得市场肯定,成功畅销,加隆申更是一举名气高涨。于此,便各种应酬,“疲于奔命”。

某日,法庭以卢西亚娜和加隆申为双方当事人的传票通知书毫不意外的被加隆申的老婆代为签收。在查看通知书之后,老婆的精神彻底崩溃,加之她在给女儿宝莉洗澡时,小宝莉又多次提到要卢西亚娜姐姐陪她玩耍,恍惚中精神错乱发作,失误淹死了因为长久见不到卢西亚娜而发脾气的无辜小宝莉。随后,弑女之痛,伤心欲绝,过量服药自杀。加隆申晚间回家见此惨状,“肝肠寸断”。

画面一转,加隆申到达法院调解现场,没有等律师说话,没有讨价还价,全程一言不发,归还卢西亚娜送他的宗教书籍,直接签了支票支付赔偿金,随即离开。全程除了黯然神伤,对视一眼卢西亚娜。此情景,令仲裁员、律师、卢西亚娜的母亲都表示惊讶。卢西亚娜此时,恰恰从仲裁员口中得知加隆申上周遭遇的悲剧:“妻女双亡”。

第三部分:厄运三连发

卢西亚娜因得知加隆申的遭遇,外加小宝莉的死亡,追悔莫及。经神父父亲的巧妙劝导,卢西亚娜全家便去滨海私家小屋散心。加隆申或认为当事人卢西亚娜在惨剧刚刚发生就去度假,十分不当,于是也跟着去的海边,目的是提醒卢西亚娜“不要太开心”。也或许,只是机缘巧合也是去“宣泄悲伤”。

其实,卢西亚娜经此一事后一直处于内疚、悲伤和恐慌之中。她在滨海度假区内瞥见加隆申的身影,惶恐加剧。弟弟拉米罗不相信卢西亚娜看到的人就是加隆申,认为加隆申这么有钱就应该去加勒比海,而不是近郊破海。哥哥更是笑她傻,有支票都不去兑。父亲认为除非故意,没有这么巧合的事,而加隆申没必要故意如此。母亲则责怪卢西亚娜太仁慈,没给加隆申更严厉的法律惩罚,并认为加隆申没道理跟卢西亚娜过不去。

风暴来袭,但有游客喜欢远游,弟弟拉米罗身为救生员便去支援,结果意外发生,救人时大腿抽筋,溺水身亡。而卢西亚娜在围观人群中看见了穿泳装的加隆申。父亲认为这应该是一场意外。

此期间,加隆申新书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他的经历驱使他的故事内容更加残忍、粗暴。甚至宣崇暴力美学,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因痛失弟弟,全家一直处于低落悲伤。恰逢卢西亚娜父母的结婚31周年纪念日,或有意重振旗鼓一番,卢西亚娜的母亲又制作了蘑菇派,但父亲说哥哥和妹妹二人都表示不想吃,卢西亚娜在电话中嘲笑他们两人是胆小鬼,稍有缓和氛围。岂料半夜,哥哥瓦伦突然急电通医院,父亲中毒身亡,母亲肝脏受损。

悲剧再次来袭。崩溃的卢西亚娜怀疑是加隆申报复,下毒到蘑菇派中,因为加隆申从她这里曾了解过毒蘑菇的知识。母亲因重病进入疗养院,卢西亚娜在家全天看护上学的妹妹瓦伦蒂娜,而随着妹妹青春期,时常感觉不能与同龄人合拍,对姐姐的严防死守行为,意见很大。

不久,做护士的哥哥瓦伦又飞来横祸,被一名逃狱的杀人犯殴打致死。此犯人据说是收到几封匿名信,被告知其老婆与瓦伦有私情,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对卢西亚娜认定的“加隆申唆使谋杀”说法表示需要调查。

第四部分:反抗和交锋

卢西亚娜在疗养院探望母亲期间,恰在临街商店见到过加隆申的身影,恐惧难当,于是联系当年的另一作家雇主、现在的知名记者瑞伊。二人见面,卢西亚娜陈述了自己的遭遇和推测:12年以来,卢西亚娜的亲人陆续有三死一伤,但她只有诸多线索和动机推测,却没有疑犯谋杀的铁证,司法部门不相信她的说法,卢西亚娜希望能公开故事,保护母亲和妹妹。

瑞伊表示没有证据,无法发表卢西亚娜的“谋害者论故事”。卢西亚娜挑拨瑞伊的情绪:直言12年前加隆申家庭悲剧后,瑞伊的有关文章引发了负效应,才导致瑞伊被迫改行当记者。卢西亚娜的计策成功,瑞伊开展调查。

瑞伊提交了针对“名作家加隆申”的报道计划,上级主管同意。瑞伊去海边小屋调查时,见到随处可见的蘑菇,邻居表示不相信卢西亚娜的母亲会选错蘑菇——有人把毒蘑菇菌托去掉伪装成无毒蘑菇的可能性存在。瑞伊找办案检察官了解瓦伦遇害案的情况,调查结论是监狱守卫渎职,加隆申曾给杀人犯有书信往来——杀人犯被他人欺骗、挑拨,欺骗守卫出狱杀人的可能性也存在。

瑞伊为了稳妥起见,想方设法急于坐实“铁证”。便设计要与加隆申面谈,并最终达成心愿。来到加隆申家中,两人进行了一番“开诚布公”。

加隆申的观点是:卢西亚娜在“操纵”他人,以纯真的外表作掩护,享受“被人爱”的乐趣,如果男人顺从卢西亚娜的“剧本”,只能先离婚再与卢西亚娜结婚。加隆申本人如果按照这个剧本,则会伤害脆弱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证据:卢西亚娜为加隆申工作有相当时间长度,与加隆申一家三口均关系密切,甚至熟悉。因此,加隆申老婆的脆弱精神状态,卢西亚娜,理应知情。

片子,有一个镜头就是卢西亚娜不经意间看到加隆申老婆手腕上自残的一组刀伤痕迹,她楞住了一刹。一般的人际关系中,自残伤痕是不会轻易示人的。所以,编导拍这一幕戏的意思也是:“卢西亚娜知道加隆申老婆很脆弱。”按此推论,关于“知名作家性骚扰”的诉讼事件,一旦发生就很难避免让加隆申老婆知晓。后果可想而知,卢西亚娜也不至于幼稚到这一层。

笔者的个人观感是:卢西亚娜如果动念“除掉加隆申的妻子这个绊脚石”,作家加隆申就会感谢她,并与她结婚?这很不可能。因“性骚扰”而成为被告,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光鲜事”。因此,卢西亚娜如果不理解讼诉这一后果,也应该会考虑加隆申可能的反应。“性骚扰诉讼”并不能有把握地助她当上女主人,还会让她背负上间接谋害“加隆申妻女”的心理负担。但笔者从片中,无法肯定判断卢西亚娜是否存在这一点心机。

似乎加隆申认定卢西亚娜有点“既疯狂又愚蠢”,才按照上述逻辑而归罪于卢西亚娜。

卢西亚娜因家人接连暴毙,精神失常。加隆申谋杀论故事是出于“疯狂、残忍、罪恶感”三者之中的心理驱使,臆断动机。卢西亚娜的弟弟拉米罗在工作中抽筋淹死可能就是意外事故;卢西亚娜的父母中毒原因不明,可能是意外,也不排除是被下毒;毒蘑菇的知识,在加隆申畅销小说里有过描述,并出售了50万本之多,就是说很多人都有用蘑菇下毒的知识条件,加隆申本人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关于卢西亚娜的哥哥瓦伦遇害案,检察官对卢西亚娜的说法,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与加隆申本人没有直接关系。

瑞伊对加隆申的反驳是:卢西亚娜的亲人三个死亡,一个重伤,且都与加隆申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难以用巧合解释。加隆申的辩护是:根据概率学规律,可能性的实现并不是均匀分布,有时候就是“厄运连连”。瑞伊对此难以定夺。

加隆申向瑞伊展示他的丧妻失女之痛,并进一步指出瑞伊作为弱势无名的作家同行,内心可能存在的嫉妒和怨恨,顺便贬损了卢西亚娜的身无长技。因此,往往会臆想出主观的判断。

最后,加隆申下达逐客令,此时瑞伊已无话可讲。

第五部分:终极厄运

瑞伊的主管催稿,瑞伊十分纠结:谋杀故事有动机,无铁证。

紧接着,疗养院所在的大楼再次失火,片中展露过这个街区有人纵火。瑞伊赶赴现场抓新闻、找证据,见到抓获一个亚洲面孔的纵火嫌疑人,一言不发。卢西亚娜出现,责怪瑞伊没有相信她,提前报道,才导致她妈妈死去。瑞伊很为难。此时,瑞伊发现嫌疑人的作案物品中有加隆申的小说《地狱降临》。

于此,瑞伊再次相信:卢西亚娜身边发生的悲剧与加隆申有关,也许是加隆申在唆使书迷读者犯罪。

主管对瑞伊一再拖延,表示非常不满。火上浇油的事,原来主管突然发现了10年前瑞伊就发表过丑化加隆申的文章。主管批评瑞伊公器私用,触犯了记者不公正,不客观底线。但瑞伊狡辩经卢西亚娜讲述、瑞伊计划发表的谋杀故事,与10年前的贬损文章没有关系。瑞伊的辩解无效,遭主管解雇。

瑞伊去喝闷酒,抛硬币记录结果,亲自验证“可能性的规律”。谁抛谁知道,硬币落地,经常会有连续的正面,或者连续的反面,并不是均匀的正反正反,正正反反……。

加隆申接受卢西亚娜保护多年的小妹瓦伦蒂娜的采访,并用“未发售的新书”对瓦伦蒂娜进行显而易见的“笼络”。卢西亚娜发现此情节后,极为恐惧焦虑。她到瑞伊处,要求帮忙面见加隆申,并告诉瑞伊,瓦伦蒂娜将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此时,加隆申正举行新书发布会。他宣称新书的核心理念是:“复仇、正义。”瑞伊则用还未上缴的媒体证,带卢西亚娜来到发布会现场,并促成二人在三楼僻静处会面。卢西亚娜表示:已经感受到和承受了足够多的痛苦。加隆申模糊地说:结束这一切的责任在于卢西亚娜本人。卢西亚娜希望唯一的亲人——妹妹瓦伦蒂娜不应该再受伤害和惩罚,加隆申用死去的女儿曾起誓的记忆道:瓦伦蒂娜没事。

于是,便揭开了发生在影片开场那一幕。卢西亚娜从三楼一跃而下,当场殒命。是你与不是你,我死你也别好过,两个受害人的诡辩。不管是谋杀,还是巧合,都就此了结。至此,卢西亚娜厄运终结。

第六部分尾声

在火葬场,卢西亚娜及其家人的遗体都先后在此焚烧火化。瑞伊在此错愕的看到被加隆申搂抱在怀的瓦伦蒂娜——卢西亚娜仅剩的一位亲人。

瑞伊质问:这一切究竟是“连串的厄运,还是完美的谋杀。”加隆申说:“也许二者兼备。”并表示他与瓦伦蒂娜的共同点——都失去了至亲之人,可以战胜关于二人年龄巨大差异的“偏见”。

瑞伊以此认为加隆申是谋杀者。加隆申直接威胁瑞伊,可能得到与卢西亚娜同样的结局。瑞伊因此回答,反而不太确定。

加隆申牵着瓦伦蒂娜离开火葬场,瑞伊独自黯然消魂。

故事结局似懂非懂,拉下帷幕。

原创

真奇怪转载请注明版权

鉴片工场我们只鉴赏有温度的电影一部好电影,一定是刨去娱乐后,还能具备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

张力卜Seeing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a.com/lfmxz/11747.html